——于太昌
记得七十年代末,我接待了一位前来请教书法的年轻人,他展示的作品和临摹功课让我感到其人很有才气,且又是文质彬彬,虚心而诚恳。这就是我对高岱其人其书的第一印象。
在一晃就是近三十多年。多年的交往中,彼此往来还既多,我对高岱尤其是他学习书法方面的经历和情况。有了更多地了解。高岱对书法艺术有执着而持久的爱,勤奋刻苦,毅力超群,富有灵性又充满激情。我感受到他是一个很有思想、有见解的人,我体会有五点:一是“勤”。勤能补拙,是他学书的真实写照。他是一个国家公务员,几十年来工作几经变迁,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及其繁忙的处室工作,但无论多么忙碌,无论在什么境况下,临摹碑帖作为日课,做到了坚持持之一恒,未有丝毫地懈怠;二是“专”。他的学书与一般人所不同的是,有着自己远大的目标,他精研擅长的是行书,而始终沿着“颜书体系”这条‘主线’,从颜真卿到何绍基。均是抱着极其虔诚和认真的态度深入学习研究;三是“广“。他学习的面很广,在主攻方向不变的基础上,不排斥与颜系不同的流派和风格,涉及的书体品类以及风格非常广泛,取法于传统经典的时代跨度也很大。上溯魏晋,下至明清,二王、米芾、倪元路、黄道周以及魏碑张黑女二爨等等,求多务得,俱收并蓄。一段时间我不见他的作品就会有惊讶地发现,他的作品有非常大的进步,而无论是书体的品类或者风格,无论是临作或者是创作,这从他不断地荣获全国的重大展览的作品集中的作品得到印证;四是”精“。这从他的临作和创作的作品中证实。‘创作’讲求笔到力到,讲究线条的质量。‘临’做到”察之者精“,不是似是而非,而是严格认真,一丝不苟,维妙维肖,我有时对他的临作除了纸张能分辨出是古代与现代的不同,所临作品几乎看不出与古人的原作有差异。这也是他常说的要有看‘家‘的功夫,只有厚积才能薄发:五是“情”。我常说任何领域的一个‘大家’,绝不会是单打一,而是有几个‘家’衬托着他。从高岱的经历又证实了这个真理。他从小酷爱音乐,在他十三岁时曾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县京剧团。在多年的学习工作的生涯中,随着日月的推移,爱好声乐、音乐的程度有增无减,其声乐多次荣获全国、全省的大奖。而恰恰是这样,他把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巧妙地融合,形成了迥于他人的艺术风格。他的作品流淌着一种音乐的美、节奏的美。如今高岱已是五十又五,果然不负后期。自与他相识不久,我就看出这个青年人是具备深厚资质和潜力的。几十年来他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一系列重大的展事,还获得了“省十大杰出青年书法家”的称号,这些骄人的成绩的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我期望新的一代艺业精进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高岱的书法成就,使我感到高兴和欣慰,故乐于撰此文以赞贺。
2009年12月4日
注:本文作者于太昌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山东书法家协会顾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