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谈谈高岱和他的书法追求
高岱先生是济南书法圈里出了名的老实人,待人接物谦恭诚恳,从不哗众取宠故作高深,朋友们有事请他帮忙,他总是尽心尽力不辞劳烦,这一点,得到了“圈里圈外”朋友们的交口称赞。一句话,高岱是济南书法圈里的好人,老实人。
高岱先生今年五十多岁了,自幼习书,真草隶篆,唐碑晋帖,着实地下了大功夫。几十年来,多次参加全国、全省的展览,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他还曾经获得过“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书法家”的殊荣。但在成绩面前,他依然是踏踏实实地临帖写字,也依然按部就班地到机关里上班开会,很少见他张扬炒作。某日,他打电话给我,说要出版作品集,让我写序,说实话我最怕为人写文作序,一是知道自己不够这资格,而是往往不容易找到一个恰当的“点”下笔,勉强作文,也只能环顾左右说些不疼不痒的话,人家不开心自己也不满意。可面对这位老实诚恳的高岱老兄,我也实在不忍心推辞。不几日,打开邮箱,便看到高岱发过来的这批新作,遂得先睹之快。
窃以为,高岱先生这批新作有四个特点。其一,他对经典碑帖的临习研究,既有宽阔的“面”,又有深入的“点”。高岱对于书法艺术十分执著,几十年如一日,抚碑临帖,心追手摹。几十年来,他最为倾心的经典是《王羲之姨母帖》、《颜真卿祭侄稿》、《苏轼寒食帖》、《米芾蜀素帖》、《金农行书手札》等,他每临一帖,都是认真研究,既重形又取神,他从不亦步亦趋徒摹皮相,但却结结实实地做“笔成冢墨成池”的苦功夫。但在自己的创作中,高岱不在书体上刻意求“全”,而是知彼知己地选准一个“点”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。比如,他一直把颜体行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,我觉得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。其二,善于借鉴,贵在能“化”。他作行书以颜体为基,却又大量借鉴何绍基、金农以及当代金陵吴振立先生的行书特点,同时又浸淫六朝碑版石刻,用笔古拙朴厚,得憨直古淡之趣。其三,无论何种书体章法,万变不离其宗,总是贯穿着“自然”二字,何谓自然?傅青主有云——“期于如此而能如此者,工也;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,天也。一行有一行之天,一字有一字之天。神至而笔至,天也;笔不至而神至,天也。至于不至,莫非天也”。自然,便是高岱书法之“天”。其四,求新求变,不断否定自己。已逾知天命之年的高岱先生,在书法学习研究的路途上,始终保持着“日新,苟日新”的理想追求,笔端总是充满着激情喷涌的青春活力。本集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探索创新之作,尽管目前——也许或者——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之处,但他自取危途、不断进取的勇气和精神已足以令人扼腕致敬了。
向高岱先生学习,祝他取得更大成就!
2008年9月于济南
注:本文作者于明诠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、山东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。